分類
:: My Blog ::

5個問題完全了解《不散,不見》

Q1:為什麼會有《不散,不見》
A1: 去年三月份莫文蔚本來要在香港辦演唱會,可是沒想到莫爸爸在一月底突然就不在了,事發的時候Karen剛到倫敦。我們後來見面,她說香港的演唱會要暫緩,因為在這個時候開唱好像有點怪怪的。
我當下想:我們的流行音樂有太多歌曲在唱愛情裡面的生與死,但真正面對人生的生離死別,我們居然沒有歌。

Q2: 什麼是”departures”?
之後Karen開始做新專輯,她說這次的概念是”departures”,那時候並沒有中文名。我當然了解,她說的不僅僅是旅行,人生不是坐坐飛機,拍拍照,人生是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departures”是生命兩點之間的「破口」:「在開始之前 句點後面」「在消失之前 記憶背面」,最後,Karen也選了這歌名作為專輯的名稱。

Q3:有什麼特別構思?
如果你還有一次機會跟逝去的人通電話, 你會說什麼?用什麼語氣?
「我想親口說再見/你的空位還在這…」「我要帶你去明天/你的空位在我這」,有不捨,但是有更多的不忍,有哀傷,但有克制,不忍心讓對方難過,不忍心對方替自己擔心。因為這種自覺,Karen《不散,不見》這歌最了不起的是她唱出了流行歌罕有的悲憫與撫慰,而不是個人的感傷。真誠,動人,直接,儘管有體會也沒有在說道理,一字一句都銘刻在聽者的心裡。

Q4:「啦啦啦」也是歌詞嗎?
A4:當然。副歌決定幾乎都在唱「啦」,在字義上好像不存在,但在聲音上,非常有存在感,是宣泄也是洗滌,其他用字也把濁音(摩擦音等)減到最低,在說與不說之間,像天使的羽毛,營造重中之輕,輕中之重的感覺。

Q5:為什麼是《不散,不見》
A5:從「不見,不散」到「不散,不見」,順序的顛倒,才看見人生。我想說的是生命是一個整體,給你這些,也會給你那些,不散,卻不見。Both sides now.


不散,不見
作詞:李焯雄/作曲:常石磊/演唱:莫文蔚
專輯名稱:不散,不見 專輯
發表日:2014年11月27日
發行日:2014年12月26日

A1
我想親口說再見
你的空位還在這
在開始之前 句點後面
存活在我裡面
不散,不見
A2
你是我世界起點
我是你荊棘冠冕
把愛與虧欠 揉成一圈
來不及告別
來不及再見
B1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如果有多看一眼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可是不散看不見
A3
我要帶你去明天
你的空位在我這
在消失之前 記憶背面
存活在我裡面
不散,不見
B2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 不散卻不見

同場加映 1:《散》

「到底多遠的距離/才會真的看得清/散場了人未散/散落的在飛揚」「將散未散的盼望/比一生還要漫長」

同場加映 2:《安可》

「更多 更多/快樂也是負荷/但我們習慣安可/一直在重播/過去比未知可靠得多」

Bookmark and Share:

在〈5個問題完全了解《不散,不見》〉中有 9 則留言

陳珊妮有一首來不及
但雖然說都是描寫生老病死中人生最後一程
但我相信這首「不散不見」更是擴展了生命的視野

謝謝你們送給我們大家這份禮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qrQeKu9N4

睡了一天,没有听歌习惯的我随手按下了YouTube 听了’可惜不是你’ 。歌词吸引了我。心想是谁把我心里字字句句写了出来。我找到了你。谢谢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